第十七期“天津诗人读诗会”暨“刘山诗歌分享会”在津举行
2025年2月23日上午,农历乙巳年正月二十六,津门春寒未褪,而广州购书中心天津店内已涌动起诗意的暖流。在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日常表达、短视频重塑阅读习惯的时代背景下,第十七期“天津诗人读诗会”以“刘山诗歌分享会”的特殊形式,为这座现代都市点亮一簇不熄的人文星火。刘山、张智中、大卫、罗广才、肖雪涛、张景云、景立鹏、张乐涛、于晓鸿、苗笑阳、史忠义、许迎生、阚传好、仇宇浩、张伟杰、徐家强、张小东、刘春慧、刘金秀、李印龙、庞卫星、贺雄雄、蔡巍、谷军、王广涛、王京涛、李力、周纪鸿、周永军、陈志辉、张嘉璇等六十余位诗人、学者穿越数字洪流相聚于此,在甘肃诗人刘山《非常白,有点凉》的诗行间,共寻抵御时代寒意的精神温度。
春寒中的文化坚守
当ChatGPT-7开始批量生成情人节诗句,当电子阅读器日均新增百部网文,每月如约而至的“天津诗人读诗会”显得愈发珍贵。这份坚持恰似刘山笔下“雪野上的足迹”,在文化消费快餐化的今天,以一年半十七期的深耕,为城市留下深浅有致的诗意刻度。“天津诗人读诗会”创办人、著名诗人罗广才谈及初心:“我们守护的不仅是诗歌,更是人类感受世界的原始方式——就像春风总会唤醒种子,诗会要唤醒被算法遮蔽的心灵震颤。”
二十年沉淀的诗意突围
《非常白,有点凉》的出版本身即构成对速朽时代的温柔抵抗。这部跨越二十载的精选集,恰如著名翻译家张智中教授所言:“在即时通讯统治的年代,刘山用213首诗的体量证明:真正的诗意需要时间窖藏。”从草原落日到瓷碗豆音,这些经岁月沉淀的意象,在短视频的浮光掠影中构筑起稳固的精神灯塔。诗人、《天津诗歌双年选》主编胡元祥指出,诗中“小桔灯的窗口”正是实体诗会的隐喻——在信息过载的黑暗里,我们需要定期相聚,用集体的诵读守护这方温暖的光源。
西北诗魂与都市心灵的对话
当“逃离北上广”成为年度热词,刘山笔下的西北苍茫意外叩动着都市人群的心弦。在若尔盖草原追着落日行走的孤独姿态,恰是地铁人潮中每个灵魂的生存写照。著名诗人段光安坦言——跨越地域的共鸣,印证了实体诗会的不可替代:当电子屏幕消解了共情磁场,唯有面对面的诵读能让“豆落瓷碗的脆响”真正震颤耳膜。
尚颖诵读刘山的《在若尔盖草原追着落日行走》,肖雪涛点评:在仔细品味这首诗的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尽管全诗未直接提及“若尔盖草原”这五个字,但刘山以一种高超的手法,将深刻的主题巧妙地融入了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这使我深刻体会到,优秀的诗人往往擅长于点题而不直接言明,诗人刘山深谙此道。他选择若尔盖草原作为诗歌的背景,有其独到的用意和深刻的表达;
白月影诵读刘山的《空心树》,大卫点评:诗歌之美在于意会,无需多言。刘山以自己的诗作举例,说明情感可跨越题材界限。而《空心树》拟人化切入,结尾深邃,引人哲学思考,展现了刘山的独特视角与深度;
张嘉璇诵读刘山的《一场缓慢的雪》,大卫点评:写诗需掌握替代的艺术,刘山在诗中巧妙地运用“八千里”来拓宽意境,而“风在草尖上站稳”这一形容更是别具匠心,生动传神;
顾若曦诵读刘山的《慢下来的一天》,大卫点评:这首诗堪称佳作,它完美体现了诗歌作为缓慢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展现了反抒情的特质。在当今诗歌领域,刘山的这首诗无疑达到了冷抒情的境界。诗中的许多句子看似信手拈来,却蕴含着不经意的幽默转折,这种不经意的表达,实则透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感知;
罗怡诵读刘山的《云朵的两面》,景立鹏点评:刘山的诗歌展现了极为敏锐的感性,他能够从感性出发,精准地提炼出诗意。在古代诗歌中,古人通过俯察仰观,从人的视角出发感悟自然。而在现代诗歌中,刘山老师的作品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更融入了现代诗学美学的提炼。这首诗的开头,诗人以一种追问和猜测的语气展开,第二节继续沿用这种语气,通过对云朵的猜测,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而到了结尾,诗人又将笔触拉回到尘世,回到了低矮的俗世生活之中。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刘山通过语言的力量,重新为我们打开了认知的大门,让我们在诗歌的引领下,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生活;
于翼颺小朋友诵读刘山的《在西北》,大卫点评:每一个会唱歌的女人,在诗歌的世界里,都仿佛拥有了一对翅膀,能够飞越现实的束缚,抵达心灵的远方。刘山的《在西北》便如同一首悠远的歌谣,引领我们穿越广袤的西北大地,感受着那里的风土人情与深沉的历史底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让我们仿佛亲眼见证了那些会唱歌的女人们,在广袤天地间自由翱翔的壮丽景象;
贺雄雄诵读刘山的《对西北雪野的一次书写》,大卫点评:这首诗中的比喻相当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不过,我个人感觉这首诗在某些部分略显刻意,我更倾向于欣赏那种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首诗正是凭借其强大的想象力构建起来的,而想象力,正是诗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张小东诵读刘山的《日常》,大卫点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细节描述,将日常生活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尤为巧妙的是结尾部分,诗人提到女儿已经懂得了甜蜜的味道,这一笔不仅温馨感人,也为整首诗增添了深刻的情感色彩;
柴巍诵读刘山的《隐言》,作者刘山谈及创作心得:这首诗虽然写于多年之前,但每次重读,都会触动我心,让我不禁想起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在创作这首诗时,试图通过文字描绘出一种深刻的画面,希望能够传达出那些难以言表的情感;
张乐涛诵读刘山的《月光词》,大卫点评:我特别欣赏这首诗第一段的最后两句,它们写得尤为巧妙,不仅为整首诗增添了诗意,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思考。
星光下的春日约定
第十七期“天津诗人读诗会”暨“刘山诗歌分享会”的压轴环节——诗人张景云向广州购书中心天津店营销主管吴秋婵;诗人史忠义向点评嘉宾大卫;翻译家张智中向点评嘉宾肖雪涛、京剧表演艺术家许迎生向特邀嘉宾刘山分别赠送了著名书画家谷军老师的书画作品。
中华老字号“妙众堂”第五代传承人魏丽丽女士专程赶来给与会的来宾们赠送了有百年历史,清热解毒、润肠清肺的黑豆茸非遗礼品和大家分享。
分享会尾声,《仰望辞》的诵读声起——
那么多鲜艳的时光啊,堪摘未摘
最后失去了水分
我们从多皱的表皮下,剥出坚硬的内核
里面有所有的苦涩和遗憾
不堪做种子,但仍可珍藏
一切历尽艰辛的抵达,都近乎一种圆满
与会者手机屏幕次第熄灭,唯有诗集的纸页在暖光中舒展。这幕场景恰如著名诗人刘剑的话语:“在这个可以用AI写诗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紧握彼此的手温”。据悉,第十八期“天津诗人读诗会”已定档春分日前后,将继续以每月一期的频率,在二十四节气中标记诗意坐标。
离场时,读者捧着《非常白,有点凉》走进二月街巷,诗集中那句“茫茫四野里,亮着小桔灯的窗口”与津门的阳光重叠。在这个倒春寒的午后,诗歌的温度正从实体书店出发,流向城市各个角落——这是对快时代最优雅的抵抗,也是给春天最深情的回信。
- 2023-12-01
- 2023-08-22
- 2023-04-24
- 2024-04-13
- 2023-01-16
- 2023-06-19
- 2024-11-27
- 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