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就是“张无法,驰有度”的完美结合
关于看待书法的问题,尤其是现代书法教育,一直都是生搬硬套的拿来主义。即使是原版的拿来了,也只是拿来主义,而非自己。有人会说了,难道临摹一个名家,临摹的极其相似不好吗?不代表功力强大吗?是的,功力确实是强大,这个我也承认。但是却不好。只要你研究过古代几大家的书法,我想你就不会这么说了。比如: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张旭,颜真卿,柳公权,米芾和王铎。只要这些人你仔细研究过了,你的书法认知绝对不会只停留在形似阶段。
我一直写隶书和小楷,因为总觉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我对钟繇,王羲之小楷和灵飞经以及一些写经体有过简略的研究,总结了一些心得,算是与大家交流吧。
其实书法的最核心一直都是书写。这个书写是在很多花哨说法和论据之后的,最付诸实践的一种能力,是不能骗人的。纵观古今名人书法,书写上张弛有度,个性表达十足。对,就是这个张弛有度,这就是书法书写的核心。张弛有度里也包含着节奏感。但是我个人觉得张弛有度的概括未免有些笼统或者不准确。应该分开来看待,那就是张与驰的看待和理解。
何为张弛有度?
张弛有度就是松紧有度,收放自如。有度说明有节制能力。这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比较会生活,兼顾严肃活泼,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潇洒自如。
中国传统说法中也常说过犹不及,凡事有度。高兴的时候不疯狂,沮丧的时候不长期萎靡不振。做任何事情都保持一个平衡,包括自己的工作,生活。只有有度的生活才能带来健康的身体。
所以书法也是如此,在书法中,张就是每个字的结体布局和书写意境的表达,驰就是运笔书写的技法。为何要有度?这就是艺术形态化的平衡问题了。我们在这先不说。继续下面的讨论。
为何“张无法,驰有度”才是书法学的完美结合?
上面我说了,张就是布局结体和书写的意境的表达,驰就是运笔书写技法。很多人只理解书写的张弛有度,而并没有仔细的体味张弛有度应该如何表现。如果看做一个整体,那么就是把书法整体建立在一种规则框架之下了,而非魏晋的自然书写与无为态势,这是有违背的。魏晋书法自然不必说了,那么我们现在回到唐楷的书法,很多人,包括我以前也说过,唐楷的刻板与规则限制了书法的创新发展,但是最近的书写心得让我觉得,以前的说法似乎还是不妥,我觉得,唐楷的形成就是张与驰最完美的表现而形成的创新态书法风格。值得尊敬崇拜,这种态度必须值得学习。但是临摹我还是保留以前的建议,临摹和入门,还是要选择魏晋和隶书。
- 2023-12-01
- 2023-08-22
- 2023-04-24
- 2024-04-13
- 2023-01-16
- 2023-06-19
- 2024-11-27
- 2024-08-21